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

2016.04.09【臺灣的野鳥世界】

主講人:林金雄 老師

今天的課程是我最喜歡的鳥類,由林金雄老師上課,他已經75歲了,滿頭的白髮,和我阿公一樣,感到很親切,特別的是他用幻燈片介紹鳥類,覺得很新奇。

以前很多人認為始祖鳥是鳥類的祖先,其實不是,要成為一隻鳥,胸部必須是平的,而始祖鳥的胸部鼓鼓的,頭部構造像蜥蝪或爬蟲類,有牙齒,翅膀上有爪子,要爬到樹上,用滑翔而不是用飛。而恐龍是由爬蟲類演化過來,所以始祖鳥算是恐龍。

目前全世界的鳥類約有9800多種,在中南美洲有一種鳥和始祖鳥長得很像,叫麝鴙,翅膀上也有長爪子。鳥的基本條件是有羽毛、卵生。鳥的身高,應該是說身長,從嘴尖開始量,接著頭、頸、背一直量到尾巴。

世界最大的鳥是鴕鳥,牠的蛋也是鳥類中最大的,一顆鴕鳥蛋大概有24顆雞蛋那麼大,蛋殼很厚,而最小的鳥蛋是蜂鳥的蛋,像黃豆那樣小。鴕鳥的羽毛已經退化,不會飛,但跑很快,時速可達70~90公里,不過只能做短時間快跑,不能長時間連續跑,因為心臟會受不了,所以不能參加馬拉松。牠的眼睛像高爾夫球那麼大,而且還有很長的睫毛,為了不讓敵人發現,牠們孵卵時會把頭盡量貼近地面。

不會飛的鳥有鴕鳥、食火雞、美洲鴕鳥、鴯鶓、奇異鳥。
瑞典的生物學家-林奈,將植物、動物、鳥類、昆蟲進行分類,非常厲害。
世界鳥類目前分為23目,分布在七個區塊:古北區、新北區、東洋區、非洲沙漠區、南美熱帶雨森區、大洋區、極地區。

台灣的鳥類約有626種,其中台灣藍鵲是台北市鳥,也是我最喜歡的鳥。
公的麻雀臉和頸部有黑色的斑,母的斑比較淡。
小白鷺是黑嘴黃腳,有飾羽,體型也比較小,如果是黃嘴黑腳,那可能是中白鷺或大白鷺。
夜鶯先吃魚頭,再整隻吃掉,因為魚鱗和鰭的方向是從頭往尾長的,如果從魚尾開始吃,牠的喉嚨就會被刺到而受傷。
黑冠麻鷺吃蚯蚓,下雨後,地底下的蚯蚓會爬出來,黑冠麻鷺就會跑去吃,所以常常會出現互相拉扯的現象,蚯蚓要回洞裡,黑冠麻鷺把牠抓出來就像在拔河。
烏秋就是大卷尾,牠的個性兇猛。
大冠鷲又稱蛇鵰,因為它主要吃的食物是蛇,牠的視力非常好,在高空中可以看到地面的蛇,當發現蛇時,會用叫聲把蛇嚇住,再飛下去把蛇抓起來,非常厲害。
蜂鷹吃蜂蛹、幼蟲和成蟲,像黃蜂、虎頭蜂,但牠並不吃蜂蜜,屬於保育類動物。
白腹秧雞會照顧弟弟妹妹,手足情深。
紅冠水雞最多生4隻,當遇到危險時,水雞爸媽就會用單翅和雙腳各挾住1隻小雞趕快逃跑。
愛學人講話的八哥,會招呼客人進店裡吃愛玉冰,最好笑的是還會跟客人聊天。
珠頸鳩有像公雞啼叫聲(咕、咕、咕),背後有一圈像珍珠項鍊的花紋,所以叫做珠頸斑鳩。
金背鳩稱為斑鳩,背上羽毛為淡褐色而羽毛邊緣帶有棕色。
喜鵲是很受歡迎的鳥,因為聽說聽見牠的叫聲就會有好事會發生。
台灣藍鵲也會照顧弟妹,有黑頭和紅嘴紅腳。

【留鳥】一年四季都留在台灣,台灣有27種特有種,記得的有:黑長尾雉、藍腹鷴、畫眉、紫嘯鶇、烏頭翁、台灣藍鵲、阿里山麻雀、黃山雀、火冠戴菊、台灣褐樹鶯、五色鳥、小彎嘴、大彎嘴、竹鳥、白喉笑鶇、酒紅朱雀、繡眼畫眉、台灣竹雞、赤腹山雀...還有外號「小滷蛋」的鷦眉,長得超可愛。

【候鳥】隨著季節變化,由其他地方飛來台灣的鳥,有分夏候鳥和冬候鳥。夏候鳥每年3~8月,來自東南亞和中南半島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杜鵑,牠將自己的蛋生在別的鳥巢中,如果生三顆,牠會分別生在不同的鳥巢中,並將巢中原有的蛋推出一顆,然後由別的鳥幫牠孵蛋,也讓我想起電影「三個傻瓜」裡的院長在開學時對新生說人生大道裡的教具。
秋冬候鳥:每年9來,隔年34月離開,來自西伯利亞、韓國、日本、蒙古草原。有:魚鷹、雁鴨、鴛鴦、高蹺鴴、彩鷸(鳥爸爸是模範父親)、黑面琵鷺。

【過境鳥】只有停留35天,不超過10天,牠們只是停下來覓食休息,如灰面鵟鷹和十月份出現的紅尾伯勞鳥(會吃害蟲)

【迷鳥】因為天候因素,像夏天颱風被吹到台灣的鳥,像是丹頂鶴。


【籠中逸鳥】有些是被放生的鳥,有些是從籠裡飛出來的外來種,牠們對本地的生態會造成影響,像會吃硫磺清腸胃葵花鳳頭鸚鵡,還有長得很可怕,綠色羽毛紅眼睛的菲律賓椋鳥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